骨转移是肺癌患者常见的难治并发症,发生率大约为10%-15%,出现骨转移后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,中位生存时间仅为6个月-10个月,经过治疗后1年生存率也仅为40%-50%。而骨转移引起的骨相关事件(SREs),如骨痛、病理性骨折、脊髓压迫、高钙血症及相关治疗带来的痛苦等,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[1]。因此,在控制原发疾病的同时,积极预防和治疗骨转移SREs尤为重要。
本病例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周溢鑫教授提供,该病例患者确诊早期即接受地舒单抗治疗,经治后患者骨质迅速改善,血钙、血磷、碱性磷酸酶水平恢复正常,疼痛持续缓解。
病例简介
■ 一般情况
患者男,53岁,于2020年1月因“咳嗽伴右髋部疼痛、双足底麻痛1个月”就诊。
个人史:吸烟36年,10-20支/天,戒烟1个月。
既往史、家族史:无特殊。
体格检查:ECOGPS 1分
疼痛评分:VAS7分
图1. 疼痛评分量表
■ 实验室检查
生化常规检查(2020年2月5日):高钙、高磷、高碱性磷酸酶,符合骨转移。
表1. 生化常规检查
2020年2月5日胸部CT平扫+增强检查:右下肺结节,代谢增高,考虑原发恶性病变;右肺门及纵隔4R区多发肿大淋巴结,代谢增高,考虑转移。
图2. 胸部CT检查
颅脑MR平扫+增强(2020年2月5日):左侧额叶、左侧颞叶、双侧枕叶见数个结节,直径约2mm×2mm-12mm×7mm,T1WI呈稍低信号,T2WI呈稍高信号,增强后明显结节状或环形强化,部分病灶周围脑实质内见片状长T1、T2信号,增强后未见病变。脑干及小脑半球未见占位性病变。脑室系统对称,未见受压、变形、移位,中线结构居中。颅骨信号未见明确破坏征象。
图3. 颅脑MR检查
盆腔CT平扫+增强(2020年2月5日):右侧髂前上棘骨质破坏,代谢增高,考虑转移。
图4. 盆腔CT检查
PET-CT(2020年2月7日):腰10椎体骨转移,侵犯椎管。
图5. PET-CT检查
病理活检(2020年2月11日):(右肺肿物)穿刺组织活检检查与诊断结合免疫组化结果,病变符合低分化腺癌。免疫组化结果:CK7(+),TTF-1(+),NapsinA(+),CK5/6(-),p63(-),p40(-),ALK(D5F3)(-),ALK-N(-)。
基因检查:驱动基因阴性,TMB 13 muts,PD-L1TPS 50%(22C3)。
■ 临床诊断
右下肺周围型肺低分化腺癌伴右肺门、纵隔淋巴结、右髂骨及椎体、颅脑多发转移 cT2N2M1 Ⅳ期EGFR、ALK野生型PD-L1 50%。
治疗经过
■ 双管齐下——原发病灶治疗:免疫+靶向一线治疗,稳定控制病情
患者要求“无化疗治疗”,于2020年2月23日开始给予替雷利珠单抗 200mg Q3W + 安罗替尼 12mg QD,D1-14一线治疗。治疗2程后胸部CT平扫+增强复查显示:右下肺肿物较前缩小,肺门、右下气管旁淋巴结较前缩小,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(PR)。治疗8程后病灶呈不规则软组织影,考虑治疗后改变;肺门淋巴结进一步缩小。此后复查病灶稳定,持续PR至今。
图6. 替雷利珠单抗 + 安罗替尼治疗后CT复查结果
治疗8程后颅脑MR:左侧额叶、左侧颞叶、双侧枕叶转移灶部分病灶消失,部分病灶缩小,最大病灶由12mm缩小到7mm。
图7. 替雷利珠单抗 + 安罗替尼治疗后颅脑MR复查结果
■ 速战速决——抗骨转移治疗:地舒单抗起始应用,迅速起效
2020年2月23日给予地舒单抗120mg皮下注射q4w抗骨转移治疗。地舒单抗治疗2疗程后,右髂骨溶骨性骨质破坏改善,椎体放射性异常浓聚影减小;治疗8疗程后局部软组织影消失,成骨明显,椎体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(治疗前SUV约15)。
图8. 地舒单抗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
地舒单抗120mg治疗 1个月后(2020年3月22日)复查钙、磷、碱性磷酸酶复查均已正常。治疗第2、3个月复查均正常。
表2. 地舒单抗治疗后1个月生化常规复查
治疗前未使用止痛药情况疼痛评分:7分;治疗2个月后未使用止痛药情况疼痛评分:2分;治疗6个月后未使用止痛药情况疼痛评分:0分
图9. 地舒单抗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变化曲线
病例总结和思考
本例患者确诊时为晚期肺癌且伴有颅脑、骨多发转移,鉴于患者要求无化疗治疗,遂给予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线治疗原发病灶,同时给予地舒单抗抗骨转移治疗,以缓解疼痛症状,减少骨转移SREs的发生。
患者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2程后即获得PR,且保持稳定持续PR至今。骨转移治疗方面,患者使用地舒单抗治疗1个月后血钙、血磷、碱性磷酸酶复查均恢复正常,2程后骨质破坏明显改善,疼痛评分亦由7分降至2分,治疗6个月疼痛症状消失,8程后椎体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。整体而言,地舒单抗治疗肺癌骨转移效果显著,且使用方便,可作为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推荐药物。在使用地舒单抗过程中可监测BSAP(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)等,有条件者还可增加监测uNTX,β胶联降解产物(β-CTX)。
病例提供医生
周溢鑫 医生
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医师
主要从事肺癌、消化系统肿瘤等实体肿瘤的综合治疗
广东省保健协会免疫治疗分会副主委
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肿瘤急危重症专委会委员
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脑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
广东省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学会常委
广州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常委
2020 CSCO “全国35位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生”
担任Lung cancer等多个杂志审稿人
主持国自然基金青年项目1项、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、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1项
以第一作者在SITC官方期刊等发表SCI多篇,其中IF>10分 4篇,总 IF >100分
专家点评
近年来,随着治疗方法和技术的进步,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逐渐提高,但患者生存获益的同时,发生骨转移及SREs的风险亦随之增高。肺癌骨转移患者中46%的患者会并发SREs,而一旦发生SREs,其生存期将显著缩短,有研究显示生存时间可缩短一半。若合并严重SREs,如高钙血症、病理性骨折、脊髓压迫等并发症,患者的生存将进一步缩短[1]。
RANKL/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/骨保护素(RANKL/RANK/OPG)信号通路在肿瘤骨转移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,早期阻断该通路能有效阻止SRE的发生。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可通过特异性结合RANKL阻断RANKL/RANK/OPG信号通路,发挥对骨转移SRE防治作用[2]。Study 224研究显示,与唑来膦酸组患者相比,接受地舒单抗治疗的肺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(OS)显著延长,且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尤其是肺鳞癌患者生存获益最为显著[3]。基于地舒单抗优异的临床研究数据,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(NCCN)指南及欧洲肿瘤内科学会(ESMO)指南均推荐地舒单抗用于肺癌骨转移的治疗[1]。
目前,地舒单抗作为骨改良药物的适应证已经在国内获批上市,并且纳入国家医保目录,极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。此外,相比双磷酸盐类(静脉注射)传统骨改良药物,地舒单抗的使用更加便捷(皮下注射),且不通过肾脏清除,对肾脏不会造成额外负担。
本例患者使用地舒单抗治疗后血钙、血磷、碱性磷酸酶水平迅速恢复正常,疼痛症状明显缓解,骨转移灶代谢下降,体现了地舒单抗对骨转移和骨痛的良好疗效,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临床研究成果来指导用药方案的合理优化。
点评专家简介
参考文献:
[1] 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(2019版).中国肺癌杂志.2019;22(4):187-207.
[2] Schwarz EM, Ritchlin CT. Clinical development ofanti-RANKL therapy. Arthritis Res Ther. 2007;9 Suppl 1(Suppl 1):S7.
[3] Scagliotti GV, Hirsh V, Siena S, et al. Overallsurvival improvement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nd bone metastases treatedwith Denosumab versus zoledronic acid: subgroup analysis from a randomizedphase 3 study. J Thorac Oncol. 2012 Dec;7(12):1823-1829.